您的位置:首页 > 足球资讯 > 英超

西媒:英超虚假的繁荣,近一半俱乐部现金储备仅够维持一个月

  • 2025-10-13 17:14:57|
  • 作者:|
  • 来源:体育视频直播

英超联赛已越过红线:专家警告“他们正在公然违反规则”

《每日体育报》作者:克劳迪娅·埃斯皮诺萨



试想一下:根据“公平竞赛”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,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和英格兰足球联赛(EFL)中,竟有近一半的俱乐部现金储备仅够维持一个月的运营。准确数字是92家俱乐部中有43家面临此困境。这是否让你感到震惊?

更令人费解的是,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窗,英超各大俱乐部再次上演“烧钱”大戏,总转会支出高达35亿欧元。其中,利物浦更是以4.829亿欧元的净投入(收入2.195亿欧元)成为最大买家,以1.5亿欧元签下亚历山大·伊萨克,创下英超历史最高转会费纪录。

一场“全面崩坏”的治理危机

这份被誉为“英格兰男子职业足球最全面调查”的报告,对英格兰顶级七级联赛的164家俱乐部,从财务可持续性、治理、透明度、球迷参与、道德、多样性、环境和社区贡献等八大维度进行了评估。

结果令人瞠目:在英超及以下四个顶级级别联赛的92家俱乐部中,仅有3家被认为“已准备好接受监管”,占比仅为3.2%。而令人意外的是,唯一来自英超的俱乐部是布莱顿。另外两家则是来自英甲和英乙的温布尔登与剑桥联。甚至更低级别的半职业球队巴思城(第六级别)都比大多数英超俱乐部更“健康”。



四大根源:英超繁荣背后的“虚假繁荣”

为探究这一现象,《每日体育报》专访了金融专家、巴塞罗那俱乐部合作伙伴马克·西里亚与2PlayBook创始人兼CEO马克·门琴。他们指出了四大核心问题:

1. 债务高企,薪资占比畸高

“主权基金和投资基金的介入,为俱乐部注入了‘经济兴奋剂’。”门琴指出。这些背后有国家或巨额资本支持的俱乐部,能够轻松获得融资,导致债务水平飙升。西里亚补充:“许多俱乐部的薪资支出占到了预算的80%。这意味着一旦收入出现波动,立刻陷入亏损。收入是波动的,但支出是固定的。”

2. 市场泡沫化,“球员交易卡”盛行

为了掩盖亏损,俱乐部被迫高价出售球员。“2023/24赛季,仅英超就流转了超过10亿英镑的转会费。”西里亚强调,“市场已被严重通胀,俱乐部不得不以远高于实际价值的价格出售球员来‘洗白’账目,这已是一个极度膨胀的商业体系。”

3. 盈利与可持续性规则(PSR)形同虚设

PSR规定俱乐部三年内亏损不得超过1.05亿英镑,但高额薪资上限使得这一规则被轻易绕过。“规则必须改革,否则就是‘各凭本事’。”专家警告。

4. 球票市场失控,黑市猖獗

官方球票收入之外,黑市转售在英超已“常态化”,大量收入流入黄牛手中,俱乐部却无法受益,严重削弱了自身的创收能力。

“多俱乐部所有权”:切尔西模式的隐患

以托德·伯利为首的BlueCo财团收购切尔西后,又拿下法甲斯特拉斯堡,开启了“多俱乐部所有权”模式。此举引发争议,斯特拉斯堡球迷甚至打出横幅抗议:“埃梅加,BlueCo的棋子!换完球衣,把队长袖标还回来!”

西里亚一针见血:“这就像当年巴托梅乌处理西莱森那样,是‘球员摊销’的手段。表面上账目干净,实则未来负债巨大,是利用薄弱法规和游说力量的投机策略。”门琴补充:“曼城也曾用萨维尼奥的案例——先签下,外租,未来再收回。切尔西已深谙此道,通过频繁买卖球员来规避财政公平规则。”



结构性危机:规则已被公然违反

“曼联创下收入新高,但仍亏损3300万英镑。”专家指出,“即使超出商业计划,依然在亏钱。”目前,多家俱乐部债务超过2.5亿英镑,远超PSR规定的1.05亿英镑上限。“他们正在公然违反规则。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:要么改革经济监管规则,要么就等着‘大难临头各自飞’。”

两极分化:西甲与英超的“极端”对比

西甲主席哈维尔·特巴斯曾自豪地展示西甲的工资帽制度,警告英超的通胀效应:“投资不当就是毁灭。英超过去七年支出超过其总收入的两倍以上。”

然而,西甲的严格管控也导致“人才外流”:阿尔德雷特、乌切、巴代、卢克巴科伊等新星被迫低价出售,以腾出薪资空间,形成“人才大逃亡”。

门琴认为:“赫塔菲的问题不是必须卖人,而是签了不该签的球员。欧足联的新规处于英超的‘过度宽松’和西甲的‘过度僵化’之间。”西里亚总结:“两个极端都导致联赛贫瘠。西甲因僵化而削弱竞争力,英超因过度灵活而制造泡沫。若能结合两者,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、可行和公平竞争。不要自欺欺人,西甲能有今天,全靠巴萨和皇马这两支欧洲足坛的‘牵引力’。”

回顶部